凤台范文网 > > 分享 > 在绘本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喜欢阅读

在绘本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喜欢阅读

来源:https://www.ft263.com 时间:2024-07-16 编辑:admin 手机版

在绘本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喜欢阅读

一、让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阅读氛围

当我一打开电子书,问题一抛出,孩子们便纷纷举手,有的说“我看到了小河,”“有花”“有许多树”“其中有一颗是茂茂”于是我追问:茂茂长的怎么样?他有什么愿望呢?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根据孩子们说的我给予了小结。为了引导幼儿观看下一幅图,于是我问道“茂茂的愿望能实现吗”孩子们一听议论开了,有的说“能”也有的说“不能”。这样一来就吸引了孩子继续看图的兴趣。我心里也渐渐的更轻松一点了,也更放得开了。我就很自然的引发幼儿继续往下看,大家也看得很认真。当看完木材们说“你身上也没有一片叶子了”时,我就问“茂茂听了会怎么样呢?”孩子们又一次议论开了,有的说“会很伤心”“很难受”“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凝视着绘本画面,眼睛一眨不眨,看得非常认真。一看图片孩子们纷纷说“茂茂是开心的”。接下来我就请孩子们说说它们为什么开心,为什么不开心?有的说因为它有很多朋友,有的说因为它身上的叶子掉下来了,等等,孩子们大胆的发挥想象。我静静地听孩子们的回答,他们说的可有意思啦!就这样整节课孩子们都很踊跃发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整节课孩子们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老师也感到很愉悦,上的很顺畅。

我想要让孩子们喜欢绘本阅读,首先就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孩子们才能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才能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

二、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早期阅读活动在我园开设了两个多月,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我经常利用区域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幼儿阅读绘本。

一次我组织幼儿阅读《会走路的树》这本绘本时,我先请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一页一页讲给大家听。由于这本书我事先投放在区角了,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有几个孩子吃完饭很喜欢去看,并且能边看边说。于是我今天就打算让这几个讲得好的孩子到前面来讲,把自己编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分享,同时也要求其他小朋友仔细听,跟着同伴讲的内容一页一页翻。初步培养孩子们大胆表述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同伴讲述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我通过孩子们的讲述更好摸清孩子们对这本书的理解能力,以便在第二课时的集体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提问。 当我把书发给孩子们时,提出要求后大家安静下来。我先请赖林鹏上来讲,林鹏兴致勃勃地上来了,他打开书就边看着图边说,前面几幅大家还能仔细的听,可是到了后面有的孩子就坐不住,坐在前排的杨宗瑾不耐烦地站起来,还有的小朋友眼睛也离开了书,不认真听了,也不愿意看下去了,就只有赖林鹏一个人再讲,下面的孩子不听。这可怎么办,这时我看见了钢琴上面的数码相机,于是第二个孩子讲的时候我就用班上的数码相机帮他们录像,这下孩子们就坐得更好了。录完我用教室里的电视机放给孩子们看,并且让他们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认真听。孩子们看到自己在电视里可高兴了,我也对着电视里拍的表扬了认真听的孩子。接下来孩子们就能认真听同伴讲完故事了。

孩子们刚刚接触绘本,因此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倾听习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并且要多想办法,让孩子们越来越喜欢绘本,越来越爱看书。我想这就是我们绘本教学的任务所在吧。

浅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注重幼儿自主性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具备独立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独立自主能力的人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幼儿的自主性教育也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自主性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即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参与游戏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从某中意义上说,是一种幼儿的主体活动,它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区域活动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为幼儿自主习惯和能力养成发展提供了条件。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角,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区域设置目的的实现以及幼儿对区域内容的掌握程度。所以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因为它能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它的潜在的教育价值也在不断地挖掘出来,那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呢?

一、目标的设置

设计教育目标的意义在于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教师能根据预定要求来组织有效的教育活动,因此很容易出现忽视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现象。教师在设计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例如在“美工区”开展“我爱小动物”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纸张、橡皮泥、油画棒、剪刀、浆糊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由选择折(剪)纸、泥工、绘画、粘贴等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达到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目标。

二、环境的创设

由于教师设置的各个活动区以及为各个活动区提供的活动材料可以被看作是幼儿自主活动的实际对象,被看作是幼儿教育内容的物化,因此,我们可以把活动区材料看作是幼儿主动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幼儿的主动活动才能落到实处。幼儿园所设置的活动区具有全面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正是这种全面性和层次性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活动提供了保证,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活动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1、环境的新、奇。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每次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获得信息。如,小班的孩子充满了对家的依恋,很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喜欢学习爸爸妈妈的各种语言、动作,我们就为孩子开设了“红红的家”、“黄黄的家”等多个娃娃家,其中的摆设等都充满着家的气息,让幼儿在这一个个小“家”中把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意愿,通过这种特定的环境去实践、去满足,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材料的多、趣。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选择、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根据本班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进行投放。首先围绕同一教育目标,提供多种材料,如为了认识小动物,我们在饲养角进行饲养小动物、认知区设有图片、益智区进行动物分类等;其次,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不同层次的材料,如在益智角中,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颜色、图形两种分类法,能力弱的幼儿则可选择一种分类法。还有就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提供趣味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材料,如娱乐区中的休闲钓鱼,美工区中的蔬菜水果切面印画,生活区中的自制饮料等等。这些既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的空间,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又使大部分幼儿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形成。

三、幼儿的活动

1、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探索。

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儿童的学习并非成人教学的产物,相反,他更多要归因于儿童自己在活动和成人所提供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现代教育观摒弃了将知识硬性地塞给幼儿的做法,而是主张教育者以学习的幼儿和幼儿的学习为出发点,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活动的开展正适合幼儿发展的需求。教师在各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创设广阔的探索空间,解放幼儿的手脚和头脑,让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例如,我们在科学区中投放了“会变的颜色”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懂得不同颜色的融合会变出一种新的颜色的知识;“钓鱼”活动中,让幼儿在反复的练习探索中发现鱼儿活动的规律。幼儿通过探索活动中的发现、讨论、试误、提炼、总结、迁移,掌握了科学的探究和方法,学会了学习。

2、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交往合作。

目前,独生子女存在的一大缺陷就是交往能力差,幼儿面对的多是长辈和老师,他们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孩子和孩子之间的随机渗透和熏陶却远大于长者的谆谆教导。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的交往空间,幼儿可以自愿参加,自主选择,自由活动,幼儿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乐趣,容易交流、沟通,他们之间也需要交往合作。活动中,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劳动,扮演成人的角色,因此能主动地学习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矛盾纠纷等。幼儿也在活动中增强了怎样和同伴共同合作的能力。例如,在生活区投放各种各样的材料,让幼儿用这些材料共同完成一桌晚餐,孩子们经过讨论、商量,进行了分工,每人操作一种材料,做一种“菜”,最后共同合作完成。

四、教师的指导

强调自主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活动表现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因此,并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帮助与指导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教师的指导目的不是为了干扰幼儿的游戏,而是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丰富自己的行为表现,教师主要是通过改变环境,投放不同的材料来影响孩子的学习,更好地开展游戏。

1、充分观察。

2、注重方法。

采用开放式的指导方法。针对区域活动不同环节,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及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采取充分尊重、信任幼儿的原则,尽可能让幼儿独立主动开展游戏;多观察,少干预;多放手,少包办;多鼓励,少指责。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作为游戏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采用建议、协商的口吻,给予启发、点拨,依靠幼儿的积极活动帮助幼儿学习,但教师指导的语言应是开放式的,如“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请用它来试试,看看会怎样?”等,对大部分幼儿没有参与的结果,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发散幼儿的思维、引起幼儿的联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总结,耐心倾听幼儿的发现,并用欣赏的口吻夸奖孩子,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更有利于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发挥。但特殊情况下教师需有特定的指导,如,当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过激的行为,求助,遇到困难想放弃时,教师必须及时介入,进行制止或指导。

3、诱发动机。

教师要会引发幼儿内在的游戏动机,游戏过程依赖的是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以及游戏活动本身的吸引力,而并非外在于活动的其它东西,如教师的奖赏。幼儿的主动性是内在的游戏动机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师在选择区角游戏内容、材料投放时,应从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出发。例如:我发现我班有不少幼儿到认知区玩“摸箱”游戏,我就投放一些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几何形体,并投放一些纸片,让幼儿通过动手折、剪图形来感知不同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通过开展这些幼儿喜欢的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设置容易让幼儿感兴趣、符合幼儿活动能力的区域内容来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动机。

4、积极评价。

评价是发展幼儿自信的重要手段,幼儿往往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总是积极采用纵向评价使幼儿每次活动后都有一种成功感。自发交流是游戏同伴间对自己游戏的交流,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交流,通过自发交流,让幼儿共同分享游戏的体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提高游戏水平。交流时我们多用谈话的方式,集思广义解决问题或推荐有创意的方法;还经常采用设问方式,作为活动的延伸,为下一次活动铺垫,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最近更新

分享排行榜精选